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3
0
Modern Web

【網頁是什麼,能吃嗎】── 零基礎也能學會網頁製作系列 第 3

【Day 03】網頁的地基與骨架 ── HTML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tldr: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(HTML) 記錄網頁框架的樣子,並使用標籤(tags)來告訴網頁各內容該如何顯示
Cascading Style Sheet (CSS)則用於設定內容的各種外型樣式

眾人應該都對HTML這個名詞不陌生吧,不過它究竟是甚麼,與我們平時所見到的網頁又有著甚麼關聯性,今天就來簡單分享給各位。
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,又名HTML,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網頁的基礎。不論是Google, Facebook, Youtube,只要是我們所看到的網頁,都有著HTML來告訴瀏覽器它的架構是長甚麼樣子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可能有不少初次接觸這類知識的人看到Language(語言),就認為HTML也是一種程式語言(Programming Language),事實並非如此,它其實是標記語言(Markup Language)。程式語言有著各種判斷式與迴圈,可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計算並給出相對應的結果,而HTML僅作為一個標記語言,告訴瀏覽器該如何顯示檔案內容,無法做判斷和計算的工作。那麼接下來你可能會問,它是如何與瀏覽器溝通的?答案是;依靠標籤(Tag)

HTML 的標籤與範例

接下來筆者將以The World Wide Web Project作為範例給各位作說明,因為網站十分的陽春,筆者覺得對初學者來說是個很容易閱讀的範例。在此也推薦大家可以進到網頁後點選鍵盤上的F12鍵,實際看看標籤與其網頁中對應的顯示內容,滑鼠滑過各個標籤時瀏覽器也會自動標記出相對應的元素。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7/2016944601G9Iu3ist.png
上圖為網頁所顯示的畫面,以及透過瀏覽器內建的開發者工具(Developer Tools, F12開啟)所看到的網頁HTML。

從圖中可以看到HTML檔案中有著許多由角括弧所包裹的元素,如<head>, <p>, <a>,這些都是HTML的標籤,角括弧內的文字代表著此部分內容的類別,像是標題、主體、文章段落等等。標籤大多成對出現且長相相似,唯一差別則是後出現的end tag有著一個反斜線「/」。從start tag到end tag,這之間的內容則全被此標籤給「標記」起來了。

下方為標籤與內容的格式範例。

<title>This is a title!</title>

可以看到這個標籤為"title",而其內容文字為"This is a title"。

接下來來進階一點,看看一個精簡的HTML吧!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7/201694462xiZ8sEmFF.png

<html>
  <head>
    <title>This is the webpage's title</title>
  </head>
  
  <body>
    <h1>I'm a Heading!</h1>
    <p>just some paragraph</p>
  </body>
</html>
標籤 用途
html 表示在此之內的內容皆為網頁的html
head 此部含有著網頁的詮釋資料 meta data
body 網頁的內容主體
title 網頁的標題名稱
h1 標題/抬頭,1代表最重要且最明顯最高,其次是2,最小是6
p 一般的文字段落

我們可以將此html看成3個大區塊,最底層的<html>包裹著另外2個,它也是網頁的最根本元素(root element),接下來有著<head><body>,前者不會於網頁中直接顯示,後者則是瀏覽時所看到的一切內容。我們希望使用者看到的東西,就加入<body>之中,與之相對的,用於瀏覽器的資訊處理相關,如編碼、語言等等的,就記錄在<head>部分內。

詳細的html標籤一覽,各位可以參考w3school所整理的資料:HTML Reference

此時的讀者應該會好奇,那麼我們平時所看到的網頁顏色、排版等等的,又該如何去設定呢?此時就要來談談總是與HTML相對應出現的東西:CSS。

用CSS來增添色彩吧!

Cascading Style Sheet,簡稱CSS,是用於表示網頁顯示的外表樣子,包括顏色、字體、背景顏色等等,與美術設計相關的,大多由它來設定。
CSS有著三大不同的表示法,每一種的效果都相同,但顯示的優先順序有所差異,其為:

表示法 說明 優先級
inline 於html各元件的標籤中設定
internal 於html的head之中加入style元件設定
external 另外有著一個.css檔案

他們三者可以同時存在,但當都對同一類型的標籤指定外型樣式時,網頁將會採用優先級較高的那個。
以下為它們各自的使用範例:

inline

<html>
  <body>
    <h1 style="color:orange">I'm an orange Heading!</h1>
    <p style="color:green">I'm a green paragraph!</p>
  </body>
</html>

internal

<html>
  <head>
    <title>This is the webpage's title</title>
    <style>
      h1   {color: orange;}
      p    {color: green;}
    </style>
  </head>
  
  <body>
    <h1>I'm an orange Heading!</h1>
    <p>I'm a green paragraph!</p>
  </body>
</html>

external
.html

<html>
  <head>
    <title>This is the webpage's title</title>
    <link rel="stylesheet" href="styles.css">
  </head>
  
  <body>
    <h1>I'm a Heading!</h1>
    <p>just some paragraph</p>
  </body>
</html>

styles.css 檔案

h1 {
  color: orange;
}
p {
  color: green;
}

更多詳細的css設定,可參考w3school所整理的資料:CSS Reference


謝謝閱讀到這裡的你,如果有任何建議或者是想說的話,都歡迎留言分享!

參考資料


上一篇
【Day 02】做錯了?那就回到上個版本吧!
系列文
【網頁是什麼,能吃嗎】── 零基礎也能學會網頁製作3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